关灯
护眼
    吴川思考了许久,发觉这也不是件坏事。原先他打算着用中日战争吸引英国人的视线,为德国在欧洲创造出一个打开周边包围圈的机会。当然想要把英国吸引到远东的战场来,也就意味着中国将要付出重大的牺牲,危急到英国在东亚地区的完全布局才行。

    说一千道一万,也就是打开俄国在远东扩张的束缚,创造出一个德国和俄国和解的局面出来。当然吴川是不会真正走到那一步的,这意味着中国真拿自己当牺牲品去换了德国的完全自由。

    他只是想要打断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,迫使日本从经济建设转向为军事建设,就算达到了目的。以日本现在拥有的资源。它再怎么武装自己,也不过是个大号北洋集团罢了。而一旦日本错过了一战的红利期,那么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不会如历史上那么悲壮了。

    所以中日战争的扩大化并不是他的目标,甚至于赢得中日战争胜利都不是他的目标,把战争尽可能的长期化,拖垮日本依靠甲午战争、日俄战争蓄积起来的那点国力,才是他真正的追求。

    现在德国人自己违背了对于德国最有利的战争策略计划,相当于德国人正牺牲自己吸引着英法两国的全部注意力,给中国革命创造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战略期。也对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,不受干扰的作战期。

    想明白了这件事对自己计划反而有着极其正面的影响之后,吴川的神情就更为平静了,他于是语气平淡的向奉天德国总领事提戈斯问道:“好吧,我已经了解了这一情况了。那么总参谋部对于我还有什么其他指示吗?”

    看到吴川的情绪没有露出丝毫的破绽,提戈斯也只好期期艾艾的说道:“总参谋部希望你能够尽快的发动革命,并同日本开战。”

    这时吴川的脸色终于变了,他的身体向着提戈斯这边靠了靠,认真的向着对方说道:“现在我们的训练营才刚刚组建,德国的军火都没有运抵东北,这个时候让我发动起义,这不是让我们赤手空拳的去对付那些武装到牙齿的清军吗?别说之后同日本人开战了,就是同清军开战我们都没有把握,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?”

    提戈斯心里明白,吴川说的这些并不是废话。但是相比起中国人的性命,眼下皇帝陛下和德国海军的颜面更为重要。他还是对吴川隐瞒了一段公使对他的交代,事实上随着英国人的警觉,德国环球访问舰队正陷入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。

    总参谋部和海军官员们已经意识到,如果再继续强令环球访问舰队继续自己的行程,只会让英国人调集一只强大舰队跟在他们身后。这样一来,这支舰队原本前来中国执行的任务就成了泡影。德国人相信,一旦这支舰队在东亚地区做出一点不合时宜的举动,就会遭到英国和日本舰队的联合攻击。

    于是,原本用来震慑日本牵涉英国舰队的德国环球访问舰队,只会成为英国人的猎物。但是环球访问舰队就此宣布返回德国,也同样不是什么好的选择。这不仅直接向英法证实了,这支舰队的确是一个德国人的阴谋不说,也会极大的削弱德国的国际威望。

    到了这个时候,威廉二世已经顾不上原先的计划了,他一心想要把这支分舰队救回来,并挽回自己鲁莽无谋的对外形象。而之前一心想要证实英法协约牢固程度的德国外交部和海军军官们,也正拼命的想要挽回他们在皇帝心里的印象。

    这时候德国的外交部官员才发现,用这样的方式去证明英法协议是否牢靠,完全是一个愚蠢的举动。因为证明了这个协议牢不可破之后,就将德国逼到了一个向英法开战的立场。而显然德国并没有准备好同英法打这一仗。

    于是他们就需要一个体面的撤回舰队和同法国妥协的借口,这样一来远东发生一场革命的话,倒是勉强可以让德国政府宣布中止舰队全球访问的计划。毕竟在这非常时刻,德国舰队放弃前往远东的战争区域,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。

    而一旦中国人真的同日本开战了,起码也能给德国分散一点英国人的压力。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,德国国内才让驻华公使通知他,让他尽快取得吴川提前革命的承诺,以避免连远东的投入也打了水漂。

    提戈斯只能公事公办的向吴川说道:“但这是总参谋部传来的命令,如果你不愿意遵守的话,这个命令也会传到德国的军事顾问那里。我们能够为您做的,就是增加一笔额外的经费,好让您招募东北的土匪为您作战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