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颜苒向苏虞看过去,毫不掩饰眼中的嫌恶和冰冷,学着他的语气回了句:“苏公子,又为何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呢?”

    苏虞习惯了颜苒的冷若冰霜,并不为她的冷淡觉得面上挂不住,失笑道:“这话却是我先问的。”

    颜苒冷哼一声,并不答话。

    苏虞向颜苒的身后看去,只见轻萱怀里抱着一个包袱,露出了一角棉衣。

    轻萱对苏虞可没有什么好印象,见他看过来,警惕的将包袱往怀里收了收。

    苏虞自觉心中了然,笑着看向颜苒,语气带着几分轻浮的调侃:“看来,颜姑娘与在下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,我们还真是心有灵犀啊!”

    颜苒不知道苏虞在说什么,但有这么个拦路虎在,想来她今日是无缘见到温容安了。

    颜苒想到这里,就觉得心头火大,狠狠的瞪了苏虞一眼,转身就走。

    苏虞见颜苒被他逗的恼羞成怒,忙上前一步,拦住了她的去路,好声好气的歉意道:“颜姑娘,是在下唐突了,莫要因与在下置气,就耽误了善举,孩子们还等着棉衣过冬呢!”

    颜苒眸色微闪,根本不知道苏虞的话是什么意思,但能察觉到他兴许是误会了什么。

    颜苒不动声色,语焉不详的说道:“什么善举,只是家里有些旧衣裳没处扔罢了。”

    颜苒只是将计就计,顺着苏虞的话往下说,以免暴露了她的真正目的。

    苏虞却以为她是害羞了,觉得她这般口不对心的模样甚是可爱,不由就多了几分迁就,和善道:“颜姑娘,我也正要去给那些孩子诊病,此处岔路很多,容易迷失方向,不如我们一起走,也好相互有个照应。”

    颜苒无法,只好硬着头皮与苏虞同行。

    路上,苏虞好奇的问道:“没想到颜姑娘也会来看望那些孤儿,不知颜姑娘是如何知道他们住在这里的?”

    颜苒含糊不清的回了句:“偶然碰见的。”

    颜苒说罢,便如蚌壳闭紧了嘴,一副不想和苏虞过多交谈的模样。

    苏虞识趣的不再多言,虽两厢沉默,但有佳人在侧,心中畅怀,他的眼角眉梢仍飞扬了一路。

    这一带的民宅分布密集,多是些穷苦百姓的聚集之地。

    房屋没什么格局,有高有矮,有宽有窄,道路也如树根盘根错节,迷宫一般,再适合藏身不过,所以梵墨才居住于此,方便隐藏身份,教授温容安习武。

    颜苒以前从未来过这里,这回便想借着送东西的名义来探望温容安,哪知却被苏虞给搅和了。

    颜苒没好气的瞥了苏虞一眼,真是越看他越觉得不顺眼!

    颜苒随苏虞来到一处院落,开门入内,只见院中有三个八九岁大的男童正七手八脚的搭建炉灶,还有一个看起来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小姑娘,正赤着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,咬着手指头痴痴的笑着,一个三四岁的女童拉着她的胳膊,似乎想要将她带进屋子,却怎么也拽不动她。

    苏虞进了院子,孩子们马上围了上来,七嘴八舌的喊道:“苏公子来了!”

    苏虞将手中拎着的糕点递给了为首的男孩儿,又向他们介绍道:“这位是颜姑娘,她是来给你们送棉衣的。”

    “棉衣?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词,他们的眼睛都亮了,兴奋的齐齐喊道:“多谢颜姑娘!”

    颜苒正觉懵愣,又从屋里跑出来一个女孩儿,神色焦急的对苏虞道:“苏公子,燕儿身上好烫好烫,我怎么也叫不醒她,您快去瞧瞧吧!”

    苏虞面色微变,对颜苒告罪一声,便匆匆随她前去,方才那为首的男孩儿忙帮他拎着药箱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孩子们与颜苒不熟,待苏虞离开后,他们便沉默下来,只眼巴巴的盯着轻萱手中的包袱。

    轻萱求助的看向颜苒:“姑娘……”

    颜苒缓过神来,解开包袱,拿出了两套棉衣,歉疚道:“这是我爹和我弟弟的旧衣裳,你们穿着兴许有些大,先凑合穿吧,改日我再给你们拿尺寸合适的。”

    颜苒带的棉衣是要送给梵墨和温容安的,孩子们穿着自是不合身。

    可他们却毫不介意,接过棉衣都舍不得穿在身上,连连道谢:“多谢颜姑娘!衣裳大些好,阿双会裁缝,可以帮我们裁开!颜姑娘,您真是菩萨心肠!”

    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,颜苒却觉得很难过。

    她没想到,天子脚下繁华盛荣的安阳都城,竟还有这样一处贫苦之地,还有这样一群孤苦伶仃的孩子。

    想来,苏虞是觉得颜苒不可能来这种地方,又见她拿了棉衣,而她也为了掩饰真实目的顺着他的话说,他才会误会吧。

    颜苒坐下来,与几人攀谈起来,很快就对这里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