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达仁介绍完自己后,就开始使用一种类似于三腔共鸣的说话方式,进行第一场台词表演了。

    “今天我自选的台词段落是,辛弃疾的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。”

    说话之声,余音缭梁,声音仿佛如铜鼓一样一下子就完全变了样子。

    而此声一出,两位专门负责听台词的老师讶然地对望了一眼。很显然他们也是像一试的考官一样被胖子惊着了。更对于达仁竟然选择的是一首古诗词而惊骇。

    连带着就是有点心理准备的王敬松都有点出声,他可是知道的的,这朗诵古诗词最难的在于诗词古音的结构和断句,要想念出那份古意来,非得对诗的意境和诗人本身的境界有一定的认识才行,气息、气氛、气质差一样都不行。

    不要说学生了,就是教学上,教古诗词台词的老师也必须由资深的老教师来担任。

    现在这小子,竟然选了这个,更离奇的是,这气声功夫京惊骇到了极致啊。如同数十年苦工一般。。

    王敬松细心听后,更是完全的听入了神。也又一次成为了这组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没有老师喊停,完整的把自己的台词选段全部背完了的人。

    王敬松此时也开始有点明白了齐老要关照他的原因了。

    这种气声功夫没个五六年是不可能练出来的。达到这种圆润充盈的境界只能说是苦到了极致才有可能练习出来。再想想他的年龄,也就是说这胖子至少从十岁开始,就开始练习了。

    而在这种体型上,数年如一日的练习。怪不得会让齐老震动呢。更神奇的是这个胖子对这首宋词的精神境界的理解。

    这首词是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,登临北固亭,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,凭高望远,抚今追昔,写下的传唱千古之作。

    这首词用典精当,有怀古、忧世、抒志的多重主题。

    江山千古,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,起调不凡。开篇借景抒情,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——孙权和刘裕,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。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,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,欲挥师北伐,令人忧虑。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,不禁仰天叹息。

    这种重核心含义性极高的诗词,难度之高简直就是一些在校老师都不可能有的。但是这个胖子却偏暗把那种忧国忧民,豪壮悲凉,义重情深,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。全部表现出来了。

    听到最后,王敬松甚至有些被震撼的,仿佛透过了时空,看到了那个报国无门的老者。那个伟大的词人。

    想不到,真的没有想到,这么一个才十七岁的胖子,竟然完成了这些有些连老师都完不成的事情。这是努力和才气的双料展示啊,

    想到这,王敬松忽然有种冲动想询问一下胖子到底是何时开始练习的。不禁循声问道:“施达仁同学,你气声功夫练习了几年了。”

    达仁显然就没有想到对方忽然会问自己。想了想这腹语间夹着气声的功夫,貌似是从大一开始到二十八岁都没有放下的状况后,也没有多想,当即回答道:“好像有十年了!”

    王敬松一听,暗道一声,果然如此啊,比自己预计的还牛啊。十年苦功方有现在的表现啊。

    而听到了这状况,那两个负责台词的老师显然已经收起了对胖子的鄙视之心,点了点头,没有同对方商量,同时在判卷纸上施达仁的考号下面,红笔写下一个大大的:“a+”!

    王敬松看到这点了点头,也给了一个最高的印象分。对于这种学生,虽然是不能当演员了。但是当成未来的骨干老师培养那绝对足够了。

    十年的练习,如果把这份认真的力气放到教导学生上,学术研究上,这将会是多么造福学生的一个老师啊。

    这种努力型的考生,他绝对是第一次看见。

    只不过,再想到了下一轮要考的是形体以后。王敬松心中却又泛起了一丝笑意。

    电影学院的形体考试,无非是几种:武术、舞蹈、京剧刀马旦和武生绝活献技。

    这胖子腰粗的都分不清有没有腰了。这怎么比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