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“权大人,那您又有何高见?!盛京这支军队,人数如此之少,拿什么却和对方十万大军比拼?!就算这些士兵不怕死,愿意以卵击石,那血肉之躯却和对方拼,那谁来指挥?!谁有能力指挥作战?!”

    一道冰冷肃穆的声音如同一把锐利的长剑,直直划过每个人耳朵。

    “我来领兵!”

    众人齐齐将目光转向出声之人,有人原本想嘲讽对方不自量力,然而在看清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后,纷纷哑了火。

    披着黑貂裘的青年坐在窗边的扶手椅上,神情冷淡而平静,波澜不兴,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说出口的话,有多么重要,将会掀起多少轩然大波!

    敛容垂眸的青年,看上去尤为冷静。他沉声,重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话,“我来领兵守城。”

    谁都没有想到姬晗会主动请缨,接下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。

    虽然先前姬昇和姬晗不和,但这回议事,姬晗也来了。听着姬晗,神情坦然自若,开口说由她来率兵守城,姬昇心头一震。他抬眸望向姬晗,心绪复杂。

    有些人碍于平日里姬晗的威严,不敢再开口多说,然而也有人咬着牙,朝姬晗开口道:“世子,您如何能保证带着这一万多士兵,能够挡得住突厥十万大军?!一旦挡不住,陛下与殿下们的安危如何解决?”

    一名中年文官站起来,斜眼看着姬晗,语气咄咄逼人,“世子,你能保证守住城吗?!”

    坐在扶手椅上的青年掀起眼皮,轻轻抬眸, 带着冰雪般的优雅从容, 又有几分高高在上, 俯视众生的目空一切, 不知不觉间,就将咄咄逼人的权侍郎衬成了跳梁小丑。

    一声短促的轻笑从对方浅色薄唇中溢出, 在陡然寂静起来的议事堂里突兀响起。

    咄咄逼人, 神情傲慢的权侍郎, 觉得这一声嗤笑尤为刺耳,方才还把握十足, 觉得能让姬晗哑口无言的他, 现在莫名觉得如芒在背, 身上仿佛有针扎一般,让他只觉坐立难安。

    “权大人。”姬晗朝权侍郎轻飘飘地扫了一眼,声音淡淡, “你如此关心我能否守住盛京, 是想替我出一份力?和我一道守城?”

    权侍郎当然不是这样想的。他眯了眯眼, 那张端方正气的脸无意中流露几分阴险奸诈,“世子,我当然不是这样想,我是——”

    他话还没说完, 就被姬晗猛然打断,“既然不是,那是为何而问?!”

    方才淡然和缓的声音陡然拔高, 声若洪钟,气势若排山倒海,别说权侍郎了,连周围其他人也都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权侍郎一瞬间呆若木鸡,等他反应过来,想要驳斥姬晗时,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嘴。

    姬晗根本不给权侍郎说话的机会,“权大人,你问我这话,不过就是想听我说我没有把握!然后,你便可以顺理成章否决我守城的提议,无人领兵守城,自然便只能弃城南下,好方便你保住性命。然而——”她冷笑一声,“你以为弃城南下,就真能万无一失吗?!”

    “盛京乃是国都,外有护城河,内有六丈高的城墙,如果连盛京都挡不住突厥人的进攻,还有哪座城能挡住?!”姬晗起身,走到众人跟前,看向方才那些赞同南下的大臣,声音冷静,“离盛京最近的大城乃是宣城,宣城离最近的军营还有几百里,一旦盛京被破,是驻扎在常州的军队先赶到宣城,还是从盛京过来的突厥军队来得快?”

    这些人提出想要南下,不过就是觉得盛京守不住,觉得南下才能逃生罢了。然而眼下,姬晗直接点出,哪怕南下也不一定安全之后,许多人心里顿时开始打起了退堂鼓。

    姬晗见状,反而缓和了语气,他目光淡淡,扫过众人,语重心长,“更何况,盛京乃是大周根本,盛京一失则大事去矣。更何况——”

    他声音微顿,再开口时,掷地有声,如一把重锤,砸在众人心上,“一次退,次次退。先祖们尚能退到盛京,今日我们又能退到哪里?!”

    “其实——”姬晗抬眸,环视四周,“守城也并非全无胜算。本官乃是玉硖关守将,与突厥也交战过,突厥兵力如何,守城胜算如何,想必在座没有人比我更清楚。”

    姬晗看向姬昇,“太子殿下,臣有一办法,何不将镇守在常州的破虏侯调回来,破虏侯常年与突厥交战,对突厥最为了解,时间紧迫,还请早做决断,好容臣做好迎敌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老臣愿意和世子一起守城。”就连在一旁一直不说话的镇远侯也开口复议道。

    姬昇站在书案之后,双手撑住书案上,自从姬晗开口说话之后,他便低下头,垂下眼眸,避开不去看她。

    如今,姬晗一句话,又将所有人的目光重新引到姬昇身上。

    姬昇心潮起伏,矛盾不已,浪潮不停拍打着,在他心中反复涌动。他当然也怕死,好不容易才开始监国,他还没真正坐上那个位置呢;同时,他和姬晗不和,凡是姬晗想做的,他一概不想让姬晗如意。然而这回……

    姬昇胸口起伏剧烈,他大口呼吸着,仿佛一条缺水的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