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果如黛玉所料,元妃赐下端午节礼后没几天,贾府借着上清虚观打醮的机会,向薛姨妈提了亲,将宝玉和宝钗的八字在神前合过,说是大吉大利,两人的婚事也就算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件事一直是薛姨妈心头一块石头。从宝钗入宫之事不成,她就撺掇着宝钗接近宝玉,打的也是亲上做亲的主意。只可恨贾家说宝玉年纪太小,不宜早娶,一直装不理会。要不是元妃省亲,王夫人不得不替贾家向妹子开了这个口,这事恐怕还要高高吊起,没有下文。

    须知宝玉比宝钗小了两三岁,而宝钗今年已经及笄了,如果再不定下来,教人知道薛家大姑娘年过十五还没说成亲事,不免叫人笑话。

    所幸这桩婚事因元妃挑起,又因元妃落定,也算是皆大欢喜了。

    薛姨妈在想着这些的时候,并不知道宝玉已经一溜烟地去找黛玉了。

    黛玉这一世身体远比前世为好,想是没了“还泪”的禁锢,胸怀也放宽了许多,是以那天生的病症都渐渐好了。但她为了怕麻烦,还时常推说身上不爽,旁人只道她秉性弱,也不理会。

    因此清虚观打醮她就没去,连轰动府内的这一场婚约,都还没传到她耳朵里。

    宝玉却在这个时候来了。

    黛玉对他仍有亲切之意,见他过来,就招呼丫鬟上茶,又问些“看了什么戏”“热不热”之类的话。

    宝玉虽一一答了,神情中却总有心不在焉的意思。没过几句话,突然道:“家里为我定了亲事,妹妹可知道么?”

    黛玉挑了挑眉梢,心想那事还是揭开了,面上也不露,只笑道:“我还没听说呢!那可要给宝玉哥哥道喜了!”

    “道什么喜!”宝玉似乎极为烦躁,自己打了两下扇子,还觉得不爽利,又丢下扇子吃茶,灌了两口方道,“他们都说什么‘金玉良缘’,又说是宫里大姐姐定准了的,给我说了宝姐姐。我,我这满心的话,真是没个人说了!”

    说罢,也不知勾动哪根情肠,竟呜呜地哭起来了。

    黛玉倒吃了一惊,她虽想着宝玉这人牛心拐孤,别人要给他定婚姻,他多半不喜欢,却也没想到他定了宝钗,竟这般不情愿。

    何况他不喜宝钗,跑到自己这里来哭,倒算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想了想也不能激他,只得哄着他递过块帕子,却冷下声音道:“宝玉哥哥,你如今是定了亲的人,好不好的我不敢说,你也不该跑到我房里来说这些话。那宝姐姐就真这么招你厌弃?”

    宝玉和她混惯了的,知道她喜欢拿话激人,也不怕她生气,自己拭了泪道:“我当你是个知音,才找你来说,总没告诉过别人。”

    黛玉倒无奈起来,没想到他对自己真的这么信任,只得先左右看看,见是雪雁在旁,鹦哥是出去送东西还没回来,李大娘余大娘又托故去城外看房子,准备着她什么时候亲往,除此之外再无旁人,先放了一半心。

    因吩咐雪雁道:“去给宝玉哥哥投个热手巾来,再告诉厨房,要一碗甜汤,不要用冰,温温的最好。”

    见雪雁去了,方转头道:“一年大,二年小,你这个脾气什么时候改?说哭就哭了,幸而是在我这里,别的姊妹怕不笑话你呢!况这大热天的,你再哭出火来,老太太和太太又得着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