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黛玉心里虽也同情秦氏,想她青春年纪,听说也是公婆器重,丈夫眷爱,如今夭折,岂不令人可叹?但凡人生老病死,原是躲不过的命数,自己虽有个仙家的身份,此番下凡并不能随意使用仙法,实在是帮她不得的。

    果然没过多久,还不到年根底下,一日夜间忽传来消息,说“东府里蓉大奶奶殁了”。王夫人、凤姐等急急忙忙过去,不多日又说那边长媳尤氏在病中,不能打理事务,特请了凤姐去主理。

    众人都忙忙的,连宝玉都每日往宁国府去,这边府里反而清静了许多。黛玉自是不必露面的,除了每日向史太君请安,就是在房中闲坐,想些后来的安排。

    她重回这一世将近三年,眼看父亲身体无恙,心里不由得欣喜,想着等自己再长大一些,说不定就可以回去与父亲同住。家里又多了个姨娘,总能热闹些,聊慰老父心怀,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倒好。

    又想起凤姐这一次协理宁国府,事情办得甚是漂亮,从此人人皆称道其才。但也因为如此,一是她行事越发恣意,稍有不妥当的,无论是哪一等的下人都要挨骂,未免让人觉得她太厉害了些。

    还有一层,便是前世听说她私自支了公中银子,拿出去放贷生息。虽说无甚大过,也向来没短了谁的月钱,但这话说出来不好听,也让人对她疑心。

    黛玉想着在那薄命司册子上看到的隐语,大约是说凤姐这一生结局不好,多半是从她这聪明张扬上来。心里念着当初她提醒自己提防宝钗的情,想若能找机会劝她一劝,放宽怀抱,给自己留条后路,也算回报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自己现在岁数小,又是姑娘家,那凤姐却正是左右逢源,春风得意的时候,一片热剌剌的心思,断难听自己的话,只好再等几年罢了。

    ※

    宁国府那边的丧事,闹哄哄过了近半月,方才算办完了,凤姐和宝玉都不必再往那边去。凤姐费了许多心力,刚松下来便觉得疲累,只在房中歇着,宝玉却想起别了众姊妹许久,忙忙地跑来找黛玉说话。

    此时两人都已过了十岁,黛玉因日渐年长,待宝玉颇为小心,不想再招他生了情愫。谁想宝玉仍是头一个找她来,显然心里待她最为亲厚,只得感叹这是缘分定数,也无法拒之门外。

    只听宝玉絮絮不绝的,又是问近日起居,又是问下人照顾是否周到,一时间眼睛扫到了,连屋内陈设都要点评一二。黛玉又觉得聒噪,又觉得好笑,忍不住道:“你这些日子还不累?还是跟凤姐姐学会管家务了,要从我这里练习起来?”

    宝玉嘻嘻笑道:“我可不管呢!你不知道,凤姐姐竟是个哪吒,有三头六臂一般,那么多人那么多事,照料得周周全全的,我听一样就要琐碎死了,我还管去?原是多日不见妹妹了,所以问问你好不好。”

    黛玉淡淡道:“有什么不好?我们每日都到大嫂子那里读书。倒是你那个学,还上不上了?”

    宝玉一听她提起“上学”,不禁头大,嘟着嘴道:“一来就教训我!这哪里是妹妹,这是老师呢!”说着眼巴巴地望着黛玉,意思叫她安慰一二。

    谁知黛玉只笑了笑,却不搭腔。宝玉倒是很能自己搭梯子的人,拍了拍头,已恢复了笑脸,道:“差点儿忘了!我有好东西特地带给你呢!”

    说着就在身上摸了一遍,贴身摸出一个荷包来,神神秘秘的,取出一物握在手心,直递到黛玉眼前道:“你看这是什么?”

    黛玉没奈何,只好看了一眼,见他掌心是一串深绛色的数珠儿,每颗都有指头大小,非金非玉非木,却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,可见是难得的奇珍。

    宝玉见她看得认真,心里得意,又将手送了送,道:“这叫‘鹡鸰香’,听说常戴着能令人心怡气爽,身轻体健。妹妹自幼儿身子不好,你戴上这个,说不定就好了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