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至夜里,李十元陈是非五人五马便赶至了晋阳城,只需再行两日便可到达大青山了。

    天色已晚,于是几人决定于晋阳城驿站暂住一晚,明日再赶路前行。

    晋阳城坐落于一处叫做悬翁山的东侧,周六里。

    悬翁山重峦叠嶂,奇峰罗列,怪石嶙峋,连绵起伏蜿蜒宛若屏障,又因其山石高悬山腹,状如石翁而得此名。

    相传悬翁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铜,其兽多闾麋,晋水而出焉。

    不论传言是真是假,于信者而言,都是真的。

    晋阳西山属吕梁支脉,由五山九峪组成,五山为天龙山,龙山,悬翁山,太山和蒙山,九峪为南峪,黄楼峪,柳子峪,马坊峪,明仙峪,风峪,开化峪,治峪和西峪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刘梓玉便是出自柳子峪,他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,他本是吕梁驻晋阳西山脉大当家,后来被北肃王收服,从此弃暗投明,投奔了官家。

    吕梁山便是马匪的老巢了,也就是说,刘梓玉其实以前是个马匪,如今和养马的赵大业同朝上下,也是一种缘分。

    自从刘梓玉归顺朝廷后,晋阳西山马匪们群龙无首,又被他背信弃义带人剿过几次老巢,此时已是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如今更是退回了悬翁山疗养生息。

    可是,日子久了,这数百马匪们也是要吃饭的。

    他们起初听信传言,想来悬翁山挖挖宝,找找玉石或者铜矿,便不用再如此辛苦做这提着脑袋命悬一线的活计了。

    可来到后才发现,哪有什么玉石铜矿,山里倒是有着野兔麋鹿,也有些潭鱼能为吃食,可日子久了,这些小东西都变聪明了,狩猎也就越来越困难起来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更是每日只能吃上一顿,不得已,看来只能再下山抢了。

    于是他们便与今夜把目标定在了晋阳城。

    所谓无巧不成书便是如此,马匪与李十元陈是非之战,也将在今夜到临。

    ............

    郝运便是如今这一众马匪的头目。他本是刘梓玉之下二把手,武功虽平平却胜在人够机灵,鬼点子也多,所以刘梓玉在时,他也算能够服众。

    其后也是他的这份机智,才让这百人得以在刘梓玉的围剿中保全,更是退守到了这悬翁山得以苟延残喘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日子以来,大家越来越吃不饱饭了, 于是对他的成见和怨气也变得越来越深,毕竟他武功不行,在这弱肉强食的马匪窝里,身居高位着实有些另类。

    他也不敢抱怨自己费劲心机把他们从官兵包围中救出来,反而落得如此处境。甚至一句忘恩负义的说辞都不敢提,毕竟马匪窝里哪有知恩图报的道理。

    讲那些江湖道义的人,死的是最快的。

    如今他只能冒着被再次围剿的风险,下山入晋阳城劫掠了。

    之后再从悬翁山转移至五山九峪的其他的地方躲避风头。

    ..........

    夜里,有两名好手从城门内侧割喉了看守的城门卫兵,打开了晋阳城的西门。

    有一个卫兵还未死透,于是这名叫做铁柱的魁梧蒙面汉子,走上前去,扯着他的头发,短刀再次划上了他的脖梗。

    短刀太久没用,有些钝了,竟还未解果了他,可这无疑对那名卫兵却是残忍的,此时想来他若能开口,怕是要求着自我了断也好过这般凌迟。

    铁柱也没有了耐心,于是再次把钝刀抵在了他的脖梗,跨坐在他背上,用膝盖低着他的后颈,其后像是剌大锯一般,左右开弓,生生用钝刀剌断了他的头颅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晋阳县城驿站。

    路途疲劳,众人已纷纷睡下,有一个黑影,却悄悄潜伏进了郇佳琪屋内。

    躺在床上的郇佳琪此时还未睡着,自然感觉得到有人进来,心下稍紧,手已深入床头枕旁,悄悄拿起了自己的黝黑劲弩。

    来人越来越近了,她一咬牙,迅速坐起身来,把弩箭对准了身后来人。

    “别....别....是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