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我总有一天会在麻辣烫旁边偶遇一个穿Ama

    i,戴卡地亚,开劳斯莱斯,却和我一样热爱麻辣烫的英俊男子。那时,我就问,高富帅,我们做朋友好不好?是的,会有这么一天。我坚信。

    ——陈小坤

    陈小坤最爱厂区旁边的打锡街。

    那是条小吃街,对于一个标准吃货来讲,没有打锡街,没有麻辣烫,她会死的。

    陈小坤今年二十一岁。

    在以山寨电子产品出名的渝城打工。是电子厂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。

    没错,陈小坤就是俗称的农民工女。

    芳龄十八就从学校出来打工,到现在已兢兢业业工作三年,除了过年回家,一年95%时间都在厂区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地说,除了吃饭睡觉她要么在流水线上班,要么走在去流水线的路上。

    三年高强度的工作,让这个曾经鲜活娇艳得像朵花的姑娘,呈现枯萎的趋势,刚下流水线的那一分钟,木讷得像电源不足的机器人。

    陈小坤老家是个小地方,没有多落后,但也跟发达沾不上边。

    她其实不是很愿意离开学校,不过在学霸的妹妹面前,她那中下的成绩毫无说服力,家里只供得起一位大学生。

    闹了几天,在妈妈沉默的眼神下,陈小坤妥协了,上车前,她还是不甘,说了一句:“谁叫我成绩不好。”

    一瞬间,看到母亲灰败的脸。

    陈小坤满腔的得意化成绞痛,她不是故意的,她也不想伤害妈妈,只是不甘心。

    车越行越远,陈小坤望着窗外,望着陌生的风景,内心升起一丝惶恐。

    她离家了,以后妈妈不能为她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来接她的是爸爸朋友的儿子,关系扯得非常远,但出门在外,就图个照应。

    很靠谱,提早到了,陈小坤一下车就看到有人举着牌子喊“陈小坤”,她心一暖,走过去。

    是个其貌不扬的大男孩,大不了她几岁,穿着橘红色的制服,剃着平头,被热气蒸出满头的汗,笑着问:“小坤?”

    陈小坤点头,男孩利落地接过行李:“我叫吕阳,我们先去厂里,等会儿带你去逛逛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阿阳哥。”陈小坤这点礼貌还是懂的。

    吕阳回头笑了,露出两排特别白的牙齿。

    厂区的宽大、干净、安静震撼了陈小坤,她跟着吕阳去办手续,领制服。

    陈小坤还带着初次工作的兴奋。

    这里比她想象的好太多了,食堂很整洁。宿舍带空调,竟然还有员工图书馆,她不敢置信地问:“阿阳哥,我们在这上班?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吕阳点头,笑容有些苦涩“等你上班,就会发现也就这样。”

    陈小坤不懂,她沉浸在她要工作要赚钱了的喜悦中,而且是这么大的公司。

    工作内容很简单,就是站流水线,负责精密仪器的一个小零件,很简单,但不能松懈,动作要快,漏了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陈小坤站了一个月,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。领到第一个月工资,她兴奋得不行。马上存到银行卡里,给妈妈汇过去。

    打电话时,陈小坤开心地问:“妈妈,你收到没,我能赚钱了!”

    她想说妈妈,我能赚钱了,以后你和爸爸不用这么辛苦,咱们家会越来越好的。

    电话那头,是妈妈的笑声,她问陈小坤有没有好好吃饭,不要太累之类的。

    陈小坤笑呵呵应了,挂了电话回去,看到打锡街的小吃摊,飘着诱人的香味。

    她走了过去,都是她喜欢的,现做的手抓饼,撒上一层海苔的章鱼小丸子,飘香四溢加红红辣椒的烧烤。

    乳白色的杏仁露,最简单的黄瓜寿司,还有你想吃什么就加什么的麻辣烫……

    陈小坤在麻辣烫前停下,掏钱时,笑了,她刚才一兴奋,把钱全部寄回家,就留了饭钱,月初就海吃胡喝,月尾怎么办?

    算了,下次再吃,赚钱赚钱,现在没有什么比赚钱更能让她开心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吗?

    不过这种兴奋劲很快就过去。

    没几个月陈小坤就明白,吕阳为什么会说也就这样。

    真的,也就这样。

    厂区还是大,但也就这么大,而她的世界就是小小的车间,守着那条流水线和一双停不下来的手。

    代工厂,就是代工生产,生产的永远是别人的品牌。

    贴的是别人的商标,他们要不断地加班工作,很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