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李大在绢布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,衙役便将他的字迹呈了上来。

    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不会一样,这是在先天和后天不断的磨砺中形成的,如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。

    赵就仔细的拿起了两份字迹对比了一下,若不是这个李大签的字自然也可以看的出来,流畅度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这个字迹有一点不同,但是不能完全断定是模仿的笔迹。

    但是这张契书的年限有些不对劲,像是揉过再展开放在烤盘上做旧的。

    并不是真的二十年前的借契…

    这家伙想拿一张仿制的契书来骗自己。

    “王大人,你来看一下这两份字迹。”

    自己初入县衙,也没有招募一个师爷,也没有自己的幕僚,这第一天断案只能自己硬上了。

    王县丞盯着两张字迹仔细的看了看,他在这县衙浸yín多年,自然很快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别。

    为什么还要给王县丞看一下,而不是直接就断案。

    其实赵就的心里已经有数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自己也是初到这个地方,需要这些人的支持,把这东西给他看这个小动作虽然很小,却可以迅速拉进对方的好感。

    日后的事情自然是日后再说。

    王县丞让旁人给他拿出了一根细针,在做旧的笔墨处划了划,是个老手,这种方法是很简单的,立马可以见到里面的白痕新色。

    “这张契书是做旧的,赵四说了慌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王大人是个中老手,王大人说了这赵四的契书有问题,那定然就是有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这个说话的人长着茂密的灰色胡子,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摸了摸下巴上长着的胡子。

    就差一句“子曰”脱口而出了,他便是县里的主簿,年纪有些大了,眼睛时而睁开一下。

    这家伙还管着县衙里的钱粮税赋。

    既然这案子已经水落石出了,也就没有了再审下去的必要。

    就是这个赵四敲诈勒索…

    “赵四,你伪造文书,敲诈勒索,欺骗官府,你可知罪?”

    “把赵四的文书举起来给前来旁观的百姓看一下。”

    为了让周围的百姓也能看清楚,赵就特的唤了一个衙役把李四的文书举了起来,让周围的百姓过过目。

    这种动作看似多余,但现在对赵就却并不多余,亲和度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,却是藏在每一个细节里面,他需要尽快的取得叶县百姓的信任。

    该怎么取得信任,就得从这种一点一点的小事开始做起。

    “这张契书是假的,这赵四看起来人模狗样的人,没想到会做这种事。”

    “人不可貌相,你不知道,这赵四在玄水街上就是个泼皮无赖。”

    “好好的一份家业愣是叫他给败了。”

    原来这赵四从小好吃懒做,长大又吃喝嫖赌,又不善于经营,于是逐步弄得倾家荡产。

    于是他便想便向其父旧友李大借二百两银子,说是要重振旧业。

    这李大一则怒其不争气,二则拿不出这么多银子,把他教训了一顿。

    赵四借不到银子,反受训斥,非常气愤,便伺机讹诈。

    “大人,小人知罪,望大人从轻发落。”

    这会被揭穿了,瞒不过去了,便想从轻发落,这个家伙胆子真大,为了两百银子竟敢伪造借契欺骗官府。

    是谁给他造的这个借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