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景清办公室的人都很惊讶。

上学期就有老师因为打了没交作业的学生一巴掌,直接被学校辞退了。但那老师本来也不怎么得学生喜欢,而且下手重,把学生的脸都打红了,哪个家长能忍,因此才被告到教育局。

但景老师一向得学生的喜欢,而且看起来文弱温柔,也不像是会打学生的人啊。

但你说作为老师从来没用戒尺打过学生手板,那是不可能的,景清也不例外,尤其她教的还是文科,光是抓背诵就能让人抓狂,只能一手戒尺一手糖,一边吓着一边哄着。

不过近年来,教育局三番五次下达文件,强调不能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,其体罚就包括了身体惩罚和精神惩罚,包括打手心罚抄都算是体罚。

景清他们这些老师偶尔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还说,现在连打手板都不行了,网络这么发达,学生们也都知道这些规定,基本都拿着这个当挡箭牌了,上课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实在堪忧。

学校更是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进行强调。所以景清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谈话为主,只是效果并不是很好,所以他们有时候感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,不知道是不是也有这个的原因。

可景清他们也没办法,这是教育局的规定,想要这份工作,就只能跟着政策来。

有年纪较大的老师善意地提醒景清是不是有得罪什么人?因为正常情况下,打一下手掌心,也不是用力打到肿起来的程度,就是家长知道了,也不会有意见。

景清拧着眉头想了一会儿,也实在没想到自己能得罪什么人,她常年生活在学校,对着最多的就是同事和学生。

她长相太占便宜了,嘴角常常挂着轻轻浅浅的笑,一看就很乖巧软糯,让人忍不住想保护。

而且他们这个私立学校,他们自己都常常笑称是“养老院”,没什么竞争力,同事之间其实也没什么利益冲突,根本没必要这么做。

至于学生,都是比较单纯的,景清虽然打过他们手板,但也请过他们吃东西作为奖励。

再说景清教的还是高年级的学生,这年纪的学生也知晓一些事了,知道怎样的老师是为他们好,也不会跟家长说自己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打手板,这对他们来说是丢脸的事情。

那老教师提醒景清的时候,吴爽也在,旁观者清,她听到这话,眼神暗了暗,拿着手机出去了。

景清的早餐刚吃完,政教处那边就打电话过来让她过去一趟,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都在安慰她。

景清自己倒是很平静,这事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。

到了政教处,主管德育工作的木主任朝景清点点头,示意她坐下。

“是这样,学校接到通知,有家长匿名向教育局投诉你体罚学生,教育局的人等会儿会过来调查,”木主任语气温和地说,“这事情你不要有压力,作为同事这么久,我们也都了解你的为人,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。”

景清却疑惑:“匿名?不知道是那个家长投诉吗?”

一般来说,家长向教育局投诉跟其他别的投诉不一样,尤其是体罚学生问题,基本都是实名制的,因为这样方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便教育局有针对性取证,不然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的人,万一正好问到那个不一样的呢?

你说怕学校针对报复,能举报成功的基本就被劝辞了,人都辞了,哪里还会针对你。

至于其他的老师,人家又没这个问题,针对你干嘛,再加上小孩子甜甜地叫句“老师好”,他们就什么都忘了,只记得这是个有礼貌的学生。

至于没举报成功的,说明人家没这个问题,既然不是这样的人,那也不会去针对你了,最多嫌你麻烦,不怎么搭理就得了。

而且像景清他们这样的私立学校,莞城不知道有多少间,大不了换个学校。

因此很少会有家长匿名举报的,不过这也景清确定了,可能确实是有人在故意针对她,只是是谁呢?她想不出来有谁要对付她。

“是的,”木主任果然说,“好就好在这是匿名,跟上次那个有直接证据的不一样,教育局的人过来调查的话就没有针对性,只能询问大批学生,高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怎么说。”

上次那个老师会被劝辞,是因为人证物证都在。而景清这一次是匿名举报,没有物证,人证就是他们的学生,但学生一般都是跟老师站在一边的。

不过景清却一反常态拧起眉头,心里有些担忧,不过在木主任面前没说出来,她刚刚灵光一闪,突然想到有谁会对她下手,如果真是那个人的话,恐怕告到教育局只是第一步。

木主任继续说:“教育局的人应该没那么早过来,你要不先去跟学生沟通一下?”

景清摇摇头,说:“算了,这也太刻意了。”

旁边的跟车主任欧阳,听到了他们的话,可能看到景清没什么笑意,便也出声安慰她说:“也不要太担心,教育局肯定要查清楚的,我看那学生都蛮喜欢你的,不至于乱说话。”

景清倒不是担心这个,之前英文教育局三番五次地下文件,这一届的学生她是真的连手掌心都没打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