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后秦朝廷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开朝过了。

    以往都是象征性开一下朝,繁琐小事都交给三省去干。

    基本上三省能够搞定。

    以往开朝就是偶尔露露面,表明他还活着......

    即使是露面,也想快点草草了事,不能耽误他修仙。

    今日后秦遭遇大水,这个朝,必须要开。

    而且不但要开,还要让全臣到齐,三省六部人人皆在。

    这个朝,是太后召开的。

    偌大的皇宫大殿中,有九九八十一根金黄色的大柱子支撑着整个宫殿。

    光听数字就能脑补出这个大殿有多大,多宏伟。

    官员们早就到齐,开朝要早上五六点钟到。

    包括年过八十的萧广公,他如今走个路都需要人搀扶着,尽显老色。

    “太后到!”

    一声公鸭嗓音,一个老奴被人搀扶着进场,然后坐在龙椅旁边的一个小床上。

    床边有绿色的帘子垂下,将太后遮住。

    这个位置是专门给太后的,以防将来有一天,天子出事,或年幼不得上朝,让皇后、太后代替。

    “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

    群臣跪下磕头。

    萧广公看了一眼太后,太后也在帘子后方看了一眼萧广公。

    “萧公身子抱恙,就不必行礼了,本宫昨日刚收到一条八蛟蛇珠,今送给萧公,以后萧公不必行礼。”太后颤颤巍巍从手腕中脱下,那是一条手链。

    有八个珠子,为什么不是九个?因为不能是九,只能是八。

    萧广公同样颤颤巍巍接过手链,低声说道:“谢太后。”

    “免礼平身。”

    “谢太后。”

    太后直入主题,说道:“昨日三更,百里加急,淮地督府上奏本宫,淮江发洪水,百年一遇,自开国以来,我朝从未经历过洪水。”

    太后说出此话,群臣脸色剧变。

    他们收到消息要晚,折奏是第一时间送到太后手中。

    “这......太后,淮江一向平稳,为何会发大水?”有大臣不解上奏道。

    这是因为淮江设施后秦都有建造,不至于一夜之间发大水。

    这话明显是让太后往下说,因为这几天里,韩家封口一事彻底传开。

    太子党派和三皇子党派都知道,那这时候发问“为什么会发大水”就是让太后把韩家封口一事亲自说出来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太后怒道:“工部这帮畜生!”

    然后剧烈咳嗽,众人脸色一变,仿佛这九九八十一根五爪金龙环绕柱都要断裂。

    “太后息怒,莫要伤了身子。”

    还是萧广公震惊,当了五十多年宰相,大风大浪都见过。

    “咳咳,咳咳,萧公你说说,身为百官之首,此事你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。”太后把矛头转向萧广公。

    “工部,在座各位十年来都在工部任过职,你们说说,伤天害理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?!”太后又把矛头转向在座各位。

    确实,在后秦工部是一个跳板。

    就连萧广公都当过工部尚书,才往上跳到三省中。

    群臣汗颜,纷纷低下头,事实上这些都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。

    在座各位哪个不是四品以上的大官?像这种事情真的不需要让他们亲自动手,韩家给的钱他们也看不上。

    韩家资产百万,甚至要比弈世还要第一个档次,是低价收买田地,大量种植桑田才发了大财,勉强骑在弈世头上。

    “太后大可放心,此事交给我去办。”刑部尚书立刻说道,刑部尚书是三太子的人,必须要把事情拦下来。

    “哼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。”太后骂了一句他,刑部尚书一脸尴尬。

    最近刑部就有些尴尬,因为刑部侍郎的儿子居然、居然调戏公主?!传到太后耳朵里那叫一个震怒。

    你特么的敢调戏我孙女?太后往严重地说,刑部侍郎要不是三皇子的人,头已经挂在城门上。

    “太后,韩家发财之后,年年向魏家赠银子六千两,这几年加起来恐怕有五万两以上,此事......”有太子的人上奏道。

    “抄了!”太后打断,不让他往下讲。

    因为她都知道,这些钱名义上是送给魏家,其实.......都变成三皇子的零花钱啦。

    “当即之下,是针对洪水一事,如何赈灾,淮地自开国以来便是我朝重地,若此事稍有不慎,恐像西边一样,民变连连。”萧广公抢过话题,把事情引到正轨上。

    “还有你们,都什么时候?党挣?”说完不忘怼一下群臣,特别是对自己人的恨铁不成钢的不爽。

    顺便怼一下另一个人:“魏宰相,管好你自己的人。”

    坐在萧广公对面,是另一人,年级大概有六十左右,一对山羊胡,面容略微消瘦。

    很精......也是个老成精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萧公所言有理,正是本宫想召集尔等于大殿处商量的事,今日开朝,告诉本宫如何赈灾。”太后质问。

    忽然,群臣沉默了......一个个人看着自己的同党,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为啥沉默?因为国库没钱啊,有钱啥都好说。

    直接拨款赈灾就是了,可问题就是没钱......

    为什么没钱?追究下来,还得追究在他们头上。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贪过一些吧?

    这个败家子皇帝,还有不少是当朝老臣扶持上来的。

    “满堂群臣,为何支支吾吾?”太后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“太后,国库银两,尚不够陛下秋季炼丹修仙,这......”还是户部侍郎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好啦,这下轮到太后尴尬了。

    国库的钱还不够陛下炼丹?坏了,这个皇帝还是自己的儿子。

    这下太后知道群臣为何支支吾吾,因为你儿子啊,但凡皇帝少炼丹几年,国库都有钱,不至于这样。

    “那众卿说说,钱从何来?”太后又问。

    “太后,不妨等等,夏收一事,还有七天左右,就收完了,届时各路巡抚便带回百万银两。”户部尚书说道。

    众臣眼前一亮,对啊,差点忘了现在还是夏收时刻,再过不久,钱就到国库了。

    “七天?七天?七天?!”太后冷笑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