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男人面容成熟俊美, 鼻梁高挺,薄唇轻抿,穿着一身中山装,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, 有着文人的三分儒雅, 却又带着一丝严谨与克制。

    苏葵心里有了数:“你好,我是苏葵, 暂时住在这里。你是赵老师家里人吧?”

    他怔了一下, 侧身让开:“我来看我母亲。”

    “是小苏回来了吗?”赵芝兰从屋里走出来。

    苏葵提起手中的一条鱼:“赵老师,我先把鱼放厨房里。”

    “哎你放着放着。”赵芝兰连忙叫旁边站着的人, “成明,还不快给小苏接着。”

    “给我吧。”他手指干净修长, 骨节分明, 像是一双养尊处优的手。

    鱼虽然杀了, 但还是不时抽动,陆成明接过去的时候正好跳动一下, 他那张冷淡克制的脸也禁不住慌了一下。

    苏葵忍不住笑:“还是给我吧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去, 他又不是不知道放哪。”

    苏葵被赵芝兰拉着坐下, 也就错过了他略微发红的耳尖。

    “你也真是太破费了。就住几个月哪里值当买这么多东西?”赵芝兰捏着苏葵的手臂, “看你这瘦的, 待会儿我把那鱼炖了, 给你补补。”

    陆成明走出来, 他刚洗过手,正用纸巾擦干。

    赵芝兰埋怨他:“你说说,看见人来了也不知道介绍介绍自己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苏葵, 微微颔首:“你好, 我是陆成明。”

    说完他就没话了。

    “小苏你别在意, 他这个人就是不爱说话,在国外待了几年了,还是这样,闷得很。”赵芝兰叹气,“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成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妈,我现在只想跟着老师好好做研究,成家的事情实在无心考虑。”

    陆成明今年27岁,23岁的时候出国,已是五年没在父母面前尽孝,看着赵芝兰黑发中夹杂着的几根银丝,他心里顿时生出愧疚来:“抱歉。”

    看着这个优秀的儿子,赵芝兰又是骄傲又是担忧:“跟我道什么歉,日子总归是你的,你也别嫌妈烦,现在有我们陪着你,以后我们老了走了,谁又能陪着你呢?”

    他语气淡淡,却又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:“我已决心将余生都献给祖国,看到国家繁盛,就是我唯一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苏葵忽然想起历史上这段时间的研究,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叹与敬佩。

    她说:“陆同志能在国家科研领域遭到封锁的时候毅然走出去,又能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排除千难万险回来,满怀赤子心,一腔报国情,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。”

    两人没想到苏葵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。

    赵芝兰眼眶悄悄红了。

    陆成明没想到会在这里听到这样高的评价,有些不好意思:“我不过尽到我的一份力,并没有你说的那样高尚。”

    “尽一份心,出一份力。正因为人人都抱着这样的奉献之心,我们的国家才会越发走向强盛,不是吗?”苏葵感叹,“这样的爱国之心即便是远隔重洋也无法阻挡。”

    “是,我从未有一日忘记我的祖国。”即便是在梦中,他也惦念着这片孕育了他的土地。即便是高官厚禄,豪车楼房,也不能牵绊他奔向祖国的脚步。

    她看着红了眼眶的赵芝兰,安慰道:“陆同志有着这样的赤诚之心,可见家庭的言传身教,您应该骄傲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我哪里不懂这个道理?只是建设国家哪有那么快,又不知道他做什么研究,难道研究不成他要孤单一辈子吗?”

    就像她说的,并不是真的想催儿子结婚,只是怕他们走了后,他一个人孤零零的。

    “您就放心吧,现在我们是全国上下一条心,有人才,有力量,有决心,任何阻碍都不能打倒我们,陆同志他们一定会很快成功的。”

    而她已经提前看过了未来,知道这一天终将来临。

    陆成明有些讶异地看着苏葵,即便他也有着坚定的信念,却也时有看不清前路的迷茫,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却比他还要坚定,她是这样信任他们,甚至让他产生了些许羞愧。

    “小苏啊,枉我多活了这么多年,还没有你一个年轻人看得通透。”赵芝兰感叹着,也收了情绪,问陆成明:“这次回来不会再走了吧?”

    “京大已经特聘我为教授,除却上课,我暂时会在科学院跟老师做一些研究。”他有些愧疚,“可能没有时间来这儿看您了。”

    赵芝兰心中一动,儿子好不容易回来,她自然是想多看看他,他工作那么忙,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照顾自己。

    就是……她看着苏葵,眼里有着迟疑。

    苏葵看出她的担忧,笑道:“说起来,您也好久没回家了,陆同志好不容易回来,应该一家人好好团圆才对。”

    “也好,等我这两天把事情交接好。”赵芝兰拍拍苏葵的手,领了她的好意,又道,“我走了这房子你还是继续住,就当帮老师看房了。”

    苏葵知道赵芝兰是不想收她钱,她答应下来,打算临走时帮赵芝兰买些东西带上。

    “我这一走,最舍不得的就是你了……”相处这些日子,她对苏葵这个努力上进的孩子很有好感。

    苏葵笑了:“赵老师,您忘了,再过几个月,我也考到京大去,咱们到时候还能再见。”

    “诶,对!考京大,考京大好!”赵芝兰就喜欢苏葵身上这股子自信的劲头,“到时候还请你来老师家住!”

    赵芝兰琢磨着去炖鱼,可最终陆成明也没能喝上这鱼汤,科学院他那边明天就要去报道,他时间紧,今天就得走。

    “妈,过两天我可能也没法去接您了。”他十分愧疚,回去一忙起来,恐怕一点时间也抽不出来。

    “妈又不是不认识路,还用你接。”赵芝兰说着又红了眼眶,忍不住叮嘱,“回去要好好照顾自己,再忙也别忘了吃饭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路送他到火车站。

    听说苏葵准备考大学,走前他向苏葵说道:“不知你以后打算考什么专业,我那里有我上学时留下的一些笔记,如果不嫌弃,我可以寄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太谢谢您了,我正缺这些东西。”她学的东西和这个时代终究有些差别,正好可以拿来参考对照。何况别的不说,一位科学家的笔记,就足够有价值了。

    “你可以不用称呼‘您’的。”他忽然说。

    “什么?”苏葵没有听清,而火车快要发动,他最终也没说什么。

    火车载着他与他的梦想,驶向前方。

    四十个学生的试卷,几个老师加班加点,甚至将赵芝兰也请来,才赶在星期天批改完。

    小王老师拿着苏葵的试卷,整个人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“小王老师,有什么不对吗?”

    不是不对,而是太对了!

    “校长,我平时是不是太不关心学生了?”他忍不住也产生了和陈校长林老师相同的疑问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因为他不关心学生,怎么会错过这样的人才?不,这已经不属于人才的范畴了,是天才!

    “是苏葵的试卷吧?”陈校长了然,并且十分理解他,“她的数学成绩特别好,我看她特别适合学数学。”

    “不,校长,她适合学英语!”即便是早就看过她答题,但改完之后小王老师还是震惊了,因为没有作文,那是一丁点扣分的地方都找不到,“你知道她英语考了多少吗?满分!”

    “她数学也是满分!”陈校长也道。“其实我觉得她适合学语文。”

    两人一起看向林老师:“她语文也是满分?”

    “那倒不是。”林老师悠悠道,“可你们别忘了,她曾经在《北方日报》上发表过文章,这文学水平还用说吗?”

    两人不服:“她数学/英语才是满分,她就适合学数学/英语!”

    “其实她物理……”

    “其实她化学……”

    又有两位老师同时开口,大家都愣住了。

    陈校长:“试卷已经改完了,我们是不是应该算一下总分?”

    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将苏葵的试卷找出来,放在一起,一溜的满分高分震惊了所有人。

    半晌,陈校长代替大家发出了灵魂疑问:“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”

    考完要人命的三天,又是等待处刑的两天。李卫民怀着上学如上坟的心情走到学校,发现大家都站在教室门口,好像化成了石雕。

    “咋了?”他拉住他同桌。

    同桌整个人愣愣的:“成绩贴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啥!考那么难的试就算了,怎么还把成绩贴出来,这不是公开处刑吗?

    李卫民急了,往前凑过去看。他很有自知之明,直接从最下面开始看,果然,在最下面看见了他自己。

    他再往下看,没了。没了?他连忙再看,后面没名字了,他就是最后一个!

    怎么可能,苏葵呢?他还是下意识以为像以前一样,苏葵在他后面。

    可上下一看居然都没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,他猛然想起苏葵说过的话,不由咽了咽口水,小心往最上面看去。

    第一名:苏葵。

    瞳孔一瞬间睁大,心跳一瞬间停止。再看几遍还是那个名字依旧高高待在榜首。

    他呆呆问同桌:“是我瞎了吗?怎么看见苏葵是第一?”

    同桌表情复杂:“她真的是第一。”

    李卫民也成了石化中的一员。

    他在人群中找着苏葵,刘建道:“别看了,她很早就来教室学习了。”

    果然,大家都在外面看成绩,教室里只有两个人坐着岿然不动。

    一个苏葵,一个赵慧娟。

    他再一看,赵慧娟就排在苏葵下面,是第二,但苏葵考了650分,而赵慧娟只有550,整整相差一百分。

    他又咽了咽口水,这已经不是学霸了,这是学神!

    “成绩大家都知道了?”不一会儿,陈校长沉着一张脸来上课。

    他让人把试卷发下去,就在讲台上开始训斥:“我早就提前通知你们,又再三强调,要按照高考来,还是有人不当回事!迟到的,不带准考证的,到点了做不完不想交的,这就是你们对待高考的态度?”

    训完,他又苦口婆心:“同学们,离高考不远了!看看你们的成绩,看看你们的态度,这像是要参加高考的人吗?”

    班上大部分人还是想好的,一心盼着上大学,被陈校长一番话说得抬不起头。

    陈校长叹气,想着对孩子们来说这考试的确是前所未有,是不是太难了些。

    可一看到苏葵,他瞬间就收了这个心,脸上也转阴为晴:“在这里,我要重点表扬一位同学,那就是苏葵同学!”

    “在这次考试中,她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!”即使是再说一遍,陈校长仍然内心激动,“大家都知道,苏葵同学曾经的成绩不算太好,然而她在假期里刻苦学习,废寝忘食,所以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!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”陈校长一拍桌子,得出一个结论,“这告诉我们我们只要努力,就一定会取得成功!”

    努力就会成功?班上同学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不是!李卫民在心里疯狂哭泣,他们不是苏葵这样的变态,做不到像她一样啊!

    虽然他还不知道什么叫鸡汤,但觉得陈校长放的一定是毒鸡汤。

    问题是还不止陈校长,今天的每一个老师来上课发卷,都先把人教训一通,说他们不好好对待高考,又把苏葵大夸特夸。最后一定还要发表一篇长篇大论,以苏葵为例子来论证努力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李卫民:“……”

    要是努力有用,赵慧娟怎么不是第一呢?她还不努力?

    他抬头一看,忽然发现这个曾经的第一名一直低着头,没有抬起来过。

    高三办公室。

    陈校长坐在座位上,摸着自己稀疏的头发叹气:“这次考试暴露出很多问题啊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,这要是真的高考,这群孩子有多少会出问题?”

    “一开始我还觉得没有必要,现在看来模拟考试真是太有必要了!”

    每次期末考完试,老师们都要开会总结问题。

    感叹完,陈校长道:“各位老师,这次高考模拟考试意义重大,大家今晚回去辛苦一下,写个报告,我们明天开会做个总结。”

    林老师却说:“既然这个建议是苏葵同学提出来的,我提议,这场会议让她一起来参加。”

    “我同意。”说话的竟然是平日里最严厉的历史老师秦老师。

    其他老师也没有意见。

    陈校长家就在赵老师家楼上,回去他就跟苏葵说了这事儿。

    “到时候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出来。”事实证明,苏葵提出的意见是真好啊。

    苏葵答应了,其实今天在课堂上她就有很多话要说。

    知道李卫民前几天考试,李大爷特意问他考得怎么样,李卫民不敢说实话,只能支支吾吾道:“还行。”

    “还行是多少?”李大爷可不被他唬住。

    “反正没垫底。还、还有苏葵呢!”他下意识地说出口。

    “苏葵?你还撒谎是不是?”李大爷怒了,“人家是会写文章的,能比你还差?”

    “会写文章又怎么样,又不代表她其他科成绩也好。”说都说了,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,李卫民越说气势越足,“她以前就这样差,我没骗人,你想啊,要有这么优秀的人,我能不告诉你们?”

    李大爷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。

    对不起了,苏葵,李卫民默念,能瞒一天是一天,反正他爷爷和苏葵也不会见面……吧?

    相比李卫民家暂时的和平,赵慧娟家里就是一阵死寂。

    赵妈于爱华端着一碗饭走出来,赵爸赵东方问:“娟子还是不吃饭?”

    于爱华摇头:“回来就在房间里坐着,也不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,我得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两人敲开她的门,发现她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,连忙走过去喊,赵慧娟抬起头来已是满脸的泪痕。

    “我的慧娟啊,你这是怎么了?”于爱华心疼坏了,连忙将人搂住。

    赵东方也安慰道:“是考试不理想吗,没关系,咱们下次再考就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