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第079章君夫人

    君侯大典结束后,江城城中的庆贺还一直持续了三日。

    如今乱世,各处灾荒和战乱频生,敬平侯府所辖地界还算富足太平,百姓安居乐业,敬平侯称君侯,江城上下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。

    各地前来江城观礼的州郡诸侯与封疆大吏,都在大典结束后的五六日上才开始陆续离开江城。

    这一趟来江城,并非只有观礼,每个人其实都是冲着单独见敬平侯来的。如今燕韩三足鼎立的局势已成,既然依附了敬平侯府,便都需和陈倏确认后续的关系,确认吃下一枚定心丸才离开。

    于是这几日里,陈倏反倒比君侯大典之前的日子还要忙上几分,几乎从早到晚都在连轴转着。

    胡光书和何茂之也几乎都在陈倏身侧。

    胡光书是早前的万州府长史,周遭州郡的诸侯大都认得,也不陌生,何茂之是君夫人的弟弟,虽然年纪不大,但瞧着模样,君侯应当时时处处都带着,是当日后的左膀右臂扶持的。

    来江城观礼的人实在太多,陈倏不好厚此薄彼,人多,便只能从早前开始见面,有时一连到子时前后。

    接连几日里,大多是棠钰带着小初六还没醒,陈倏就已经起了,在府中见人;入夜,棠钰带着小初六都睡着了,陈倏才刚回苑中,天不见亮又起……

    小初六好几次同棠钰说,没见到爹爹,棠钰在问过胡伯后,趁着间隙抱着小初六去见陈倏。

    “爹爹~”小初六大了,会撒娇,也会粘人了,挂在陈倏脖子上就不下来,也因为小初六的缘故,陈倏原本约好的时间推迟了些,陈倏亲自送小初六出苑中,反倒让旁人看到一个温和,不一样的陈倏。

    君侯大典结束了好几日,范瞿手上的活才慢慢松了下来,无论阮杰早前如何,但君侯大典时多亏了他在,原本阮杰就是万精油,府中不少棘手的事情都能帮范瞿处理了,脑子也好用。

    眼下,侯爷单独同旁的诸侯会面的事都是由胡长史在安排,范瞿相对清闲了下来,更多时间都在棠钰这处帮衬着。侯爷在前院见各地的诸侯和封疆大吏,夫人在后院也有要应酬的女眷,每日也没太多空闲的时候。

    各地诸侯来观礼,都携了贵重之礼,离开时,敬平侯府也要礼尚往来,不能让人空手耳返,所以大都是陈倏收礼,棠钰还礼给对方的夫人。

    这几日从敬平侯的府库第进进出出的贵重之物不少,范瞿在帮着棠钰拿主意,也会感叹,“侯爷称了君侯,日后便不止是万州和平南的琐事,眼下附庸敬平侯府的州郡,君侯日后恐怕都需抽空顾及了……”

    棠钰心中明了。相比万州和平南,眼下的敬平侯府管辖多了很多,要操心的事自然更多。

    前来江城观礼的诸侯和家眷都在这几日陆续离开江城,这一趟来万州,各府家眷最大的感触便是君侯对君夫人和世子的宠爱,尤其是君夫人,应当在君侯心中极其有份量。

    君侯大典之后的这几日里,各府的家眷都想着在君夫人这处多露面,留下好印象,特别是最后几日,临离开江城之前,各府的家眷来敬平侯府都来得勤。

    南云侯府的世子夫人肖璐离开时,小初六最舍不得。

    这些观礼的家眷中,肖璐同小初六走近,也最讨小初六喜欢。旁的女眷都不免有些嫉妒,这一趟来的女眷中大都是有孩子的,却是南云侯世子夫人最得小世子和君夫人的喜欢。

    为此,南云侯还特意多留了两日,最后才动身启程回封地。

    肖璐走的时候,棠钰也带了小初六去送。

    小初六很舍不得肖璐,肖璐临走的时候小初六还眼泪汪汪在眼眶里打着转,肖璐便用草绳给小初六编了草绳蚱蜢,小六拿着草绳蚱蜢玩,这才没有再哭了。

    棠钰也同肖璐说,有空常来侯府。

    肖璐连忙应声。

    南云侯府的人又依次同棠钰行礼辞别。

    看着南云侯府的马车离开,黎妈叹道,“难得小世子这么喜欢南云侯府的世子夫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许是同初六有眼缘吧。”棠钰温声。

    黎妈也点头,“也是,南云侯府同江城离得倒是不远,以南云侯的性子,日后免不了让世子夫人常来江城。”

    世子夫人要来,南云侯世子自然要跟来。

    那南云侯世子自然而然就等于在侯爷面前多露脸了。

    南云侯府应当是打得这厢主意。

    南云侯的心思也不难猜,黎妈轻叹,“这也是小世子喜欢南云侯府的世子夫人,侯爷前次见到了世子夫人在苑中,倒也没说什么。”

    于黎妈而言,小世子的安危是最重要的。只要南云侯府的世子夫人不生旁的心思就好,南云侯府应当也没旁的胆量……

    棠钰看了看初六,初六玩着手中的草编蚂蚱很开心。

    棠钰看了看南云侯府马车离开的方向,朝黎妈道,“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,君夫人。”黎妈抱起小世子。

    君侯大典后,府中上下都改了称呼,起初棠钰还有些不习惯,慢慢地便也熟悉了。

    转眼已是七月中旬,再过一月又至中秋了。

    棠钰想起了淼城的祖母和舅母。

    君侯大典设在万州,陈倏和棠钰没让祖母和舅母专程来江城一趟。一是怕路上折腾,二是观礼来的都是诸侯和家眷,陈倏和棠钰就可应对,没必要再劳烦祖母和舅母。

    今年中秋怕是赶不回去了,陈倏才称了君侯,年关恐怕也要留在万州,再见祖母和舅母怕是年关以后的事情了。她带了小初六同陈倏一道去桃城治病是去年八月的事,一晃又是一年,时光如梭。

    棠钰朝身侧的平娅道,“平娅,你明日同宝香一道回趟淼城,看看祖母和舅母,把早前给祖母和舅母备好的东西,替我送去。”

    平娅应好。

    小初六看向棠钰,“娘,我想太姥姥了。”

    棠钰摸了摸他的头,温声道,“等过了年关,我们就回淼城见太姥姥。”

    小初六点头。

    等过了十一月,小初六就满三岁了,孩子一日一个模样,一年不见,祖母怕是都要认不得小初六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至七月下旬,前来江城观礼的诸侯和封疆大吏基本都已经离开了万州,只有走动最紧密的盛连旭,王威,洪照,谭思如几人留了下来,其余的便是胡光书,顾来,万超,陆冕诚和何茂之等人。

    如今燕韩局势日渐清晰,以万州为首的敬平侯府要斟酌下一步,留下来的都是陈倏的心腹。

    人有远虑,这些人凑在一处,自然不是看这一两年内要做什么,而是三五年后的事。如今新朝气数逐渐衰退,许是三五年后,留下的只有万州和鎏城……

    陈倏不似公孙旦。

    公孙旦的手段激进,兵行险著。

    但陈倏坐拥万州,稳扎稳打,比鎏城和新朝的基业还要稳妥,所以不急不躁,徐徐图之。

    这一两年中,矛盾最大的还是新朝和鎏城,敬平侯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。等这些事宜都商议稳妥,王威等人离开了江城,各自返回封地。

    陈倏让盛连旭多留了两日,“二哥,我有事请你帮忙。”

    盛连旭听他语气中的不同,眉间稍许担心,“怎么了?是出了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陈倏轻声道,“二哥可有听说台运的事?”

    陈倏问完,盛连旭点头。

    他当然听说过,当初临近州郡旱灾,当地百姓活不下去,成了四处流亡的难民,也有很大一部分前来投奔万州。

    当时应当是棠钰做主,收容了这批难民,恰好台运是万州地界内的一处荒地,棠钰从敬平侯府的私库里拿了银子安置这批难民,让他们在台运拓荒,而后安定下来。居无定所的流民最想要的便是安定的场所,所以都愿意去台运。

    当初佟媪同太奶奶说起的时候,太奶奶还赞许过,说棠钰心思极其通透,此事处置得极其妥帖,所以盛连旭印象深刻。

    当下,陈倏忽然问起,盛连旭诧异,“可是台运出事了?”

    陈倏知晓他会错了意,摇头,又凑到他近处,低声道,“二哥,台运发现了铁矿……”

    就这简短的几个字一经说出,盛连旭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光是台运有铁矿这句话,恐怕就会在国中掀起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如果台运真有铁矿,那万州就远不止富庶一说了,自古铁矿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铁矿一出,台运就根本不是荒地了!

    盛连旭自然知晓一处铁矿的价值的,谨慎问道,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

    陈倏应道,“三两个月前,消息没有走漏,铁矿刚发现就封锁了,没让消息传出去。台运地处偏僻,原本关注的人就少,所以到眼下,风声都没有走漏。”

    盛连旭点头,“那便好,怕是要增加驻军了。”

    陈倏颔首,“月前已经让驻军开拔了,只是听说铁矿的勘探要和采集都很特殊,有经验的熟手操持可以避免铁矿损失。我思来想去,万州没有对铁矿开采熟悉之人,丰州的铁矿丰富,二哥手下肯定有稳妥能用的人,我想借来帮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