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“啊,叫我了?”

    朱允熥醒了,看到常升那胡子拉碴的脸,写满焦急。

    常升不由分说,拉着朱允熥往前走。

    一帮子武将本来很兴奋,如此重大的事情,陛下居然问朱允熥来了没有!

    这摆明了是要考较朱允熥啊。

    如果朱允熥回答得当,表现突出,就为争夺皇太孙之位增加了大大的筹码。

    哪知道,这小子居然睡着了!

    走出来的时候,还不情不愿的。

    就差他二舅常升拎着他的耳朵了。

    难道常升没有告诉他外甥参加这次廷议的重大意义吗?

    常升把朱允熥推到第一排,就退回到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心中直打鼓,我的好外甥,亲外甥啊,可是得好好表现!

    这是你最后的机会!

    错过这个机会,你和我们常家,还有蓝玉家,恐怕就要遭罪了!

    大殿中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朱允熥身上。

    好多大臣都是第一次见到朱允熥。

    这些年,活跃在前台的皇孙是朱允炆,知书达礼,一致被大家看好。

    而朱允熥如同消失了一样。

    今天一看,朱允熥能比过朱允炆的,恐怕就只有相貌了。

    谁又能想到,这副好看的皮囊之下,包的全是草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下面朱允熥像个呆头鹅一样站着,心中忽然生起一股怜悯。

    这孩子明显是装的!

    为什么这样呢?

    还不是因为母亲死得早吗?

    “允熥,来了就好。昨个咱问你北方战事,你推给你二哥。今天你二哥没来。你有啥就说啥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说完,大臣们都吃惊了。

    陛下一向是严厉、严酷,刚才居然是和颜悦色!

    「老爷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?北方战事,问朱允熥?」

    听到朱允熥的心声,朱元璋有些凌乱,难道你不是朱允熥?

    这小子,还没睡醒吗?

    “皇爷爷,有蓝将军出马,一定会扫清北元残余、扬我大明国威!”

    朱允熥的回答并不意外,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,也是朱允熥的舅祖父。

    人家是一家人,当然得这么说。

    刚才大家讨论的问题是,蓝玉率军北上已经两个月了,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北元的主力!

    粮草基本没有了,朝廷还要不要为蓝玉筹集粮草。

    如果蓝玉还是找不到敌人,怎么办?

    是撤回来,还是继续寻敌?

    “允熥,蓝玉现在是该撤回,还是该继续?”朱元璋也不费话,单刀直入。

    刚才,朝堂上形成了两个阵营。

    要求蓝玉撤军的,主要是文官集团。

    要求继续寻敌的,主要是武官集团。

    朱允熥“胆怯”地四处看了看,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皇,皇爷爷,撤与不撤,事关重大,一定要充分讨论、发扬民主、慎重决策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说完就退后了一步。

    就这样?说完了?

    文官们心中暗笑,这话谁都能讲,这是无比正确的废话!

    其实是啥也没说,这能把陛下给糊弄过去?

    武官们心里也凉了。

    你说不出个道道也就罢了,直接支持蓝玉继续寻敌!

    这起码还有个观点!

    常升摇了摇头,从昨天到到现在,自己对外甥寄予的厚望,果真是太厚了。

    这小子,还是一如既往地弱啊。

    朱元璋正要询问,脑海里就响起了朱允熥的心声:「嘿嘿,要是撤了才是真傻!都去了两个月了,还在乎多一个月吗?」

    「这些文官真是一帮傻比,让蓝玉两手空空地回来,岂不是证明了老朱的愚蠢?」

    朱元璋无语了,这孙子,居然把他喊老朱!

    简直是没大没小!目无尊上!

    不过,这孩子是自己孙子。

    自己都是快入土的人了,何必跟孙子计较?

    嗯?他后面这句话,说的倒是挺有道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