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朱棣有些庆幸。

想想马京,再想想自己。

除了三个儿子不争气外,孙子倒都没让他失望。

尤其是朱乐!

在论功行赏方面,朱棣从不吝啬,当即宣旨:

“马京之孙献策有功!即此子不愿现身,那功劳就记在侍郎马京头!”

“如今刑部尚书年事已高,即日起,着马京暂领尚书之位!”

虽是暂领,却有实权。

众人羡慕不已,知道马京距离成为刑部尚书,是迟早的事。

到他们这种级别,实际想进一步很难。

可这马京倒好,依靠自己的孙子平灾三策,居然直接官升一级,领尚书位!

马京也是大喜。

但大喜过后,则是大忧!

他总觉其中有误会,毕竟自己的孙子啥样,他还是很清楚的。

若此时领旨,恐有欺君之嫌!

无奈摇头后,马京直言道:“陛下,臣不敢领旨!”

抗旨?

内阁学士们一惊的,搞不懂这马京是怎么回事!难道是耐不住大喜,所以直接疯了?

朱高炽同样被吓了一跳。

马京可是他所倚重之人,可不想让其出事。

见朱棣眉头一皱,大殿内的空气为之一冷。

他连忙呵斥道:“马侍郎!就算你不愿沾孙子的光,但父皇旨意,岂可违抗?”

在朱高炽的理解里。

马京顽固,抗旨的原因必然是因为爷孙关系不和!

谁知,马京却摇了摇头,直言道:“陛下容禀,臣怀疑此中有误会,这献策之人,并非臣的孙子。”

这还能有误会?众人一脸茫然。

朱棣眯眼,心中隐隐有了猜想。

“敢问太子,那献策之人年龄多大?身高容貌如何?”

马京看向朱高炽道。

见他如此认真,朱高炽也回忆起来:“那人,年应刚过束发,身材适中,五官端正俊俏。”

“果然如此!”马京长叹,“陛下,臣虽有孙,但最小的孙子,也已弱冠。”

“此言当真?”

朱高炽一愣,警告道:“马侍郎,就算爷孙失和。但如今父皇当面,不可欺君!”

“臣哪敢啊?”马京大呼冤枉。

见众人依旧狐疑,他便向朱棣磕头,道:“皇,若臣真有这种孙子,别说爷孙失和了,就算是有天大的仇怨,我也愿意将其供起来!可无奈,此人确非我孙!”

朱棣点了点头,他相信马京之言。

相信马京不是傻子,不可能当着他的面,说出如此欺君言论。

锦衣卫可不是摆设!

那既然此人不是马京之孙,又是何人?

朱棣认为是朱乐,毕竟外貌年龄皆符合。

为了印证这个想法,他将视线投向朱高煦:“献策之人亲口说过,是马京之孙?”

“并没有。”朱高煦摇头。

“那你又如何断定,他是马京的孙子?”朱棣再问。

无奈下。

朱高煦只好将当时的情况,事无巨细的说出。

众臣依旧茫然,唯独朱棣一头黑线。

通过“马老头”这个称呼,他瞬间便明白。

这人哪是什么马京之孙?

果然就是朱乐!

闹了半天,原来是朱乐误以为自己是刑部侍郎马京!

在心中,朱棣已将事情的经过,猜了个八九不离十,顿感啼笑皆非。